文章阐述了关于印刷工艺出血,以及印刷出血的作用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出血就是把你版面的背景设置多出3mm,这是为了方便切成品时不露白,你的内容呢要距离成品边缘最少3mm,为了避免切成品时不切到内容。因为切成品时会有3mm的误差,这是没办法避免的,所以编辑文件时就要考虑进去。
印刷中的“出血”是指做出的满版、抵满纸边的图片,需要延伸出标准版面的意思。一般“出血”为3mm,也有4的,具体看制作版出的人员与印刷厂协商,也看版面的大小而定。
印刷中的出血指的是加大产品外尺寸的图案,在栽切位加一些图案的延伸,专门给各生产工序在其工艺公差范围内使用,不能在啤线(压线)位加,简单的说就是给裁切留下的边界。一般出血为3mm,主要用于在印后裁切的时候防止图文部分被裁掉。
是一个常用的印刷术语,印刷中的出血是指加大产品外尺寸的图案,在裁切位加一些图案的延伸,专门给各生产工序在其工艺公差范围内使用,以避免裁切后的成品露白边或裁到内容。
出血就是设计图案边角为裁剪所预留的空白区域就叫出血比如有的照片四边会有一圈白色的,就叫出血。防止裁剪到有效图案了。
纸质印刷品所谓的“出血”是指,超出版心部分印刷。版心是在排版过程中统一确定的文图所在的区域,上下左右都会留白(如word的四方页边距就是留白),但是在纸质印刷品中,有时为了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会把文字或图片(大部分是图片)超出版心范围,覆盖到页面边缘,称为“出血图”。
出血就是印刷完了裁切的时候为了防止裁切出现颜色和尺寸的偏差而多出2MM或者3MM的尺寸,出血,可想而知,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会消耗一些自己的东西,印刷里面就是纸张会浪费一点,出血了才能不会出现误差。
1、你设计出来产品成品尺寸他们会加脚线框出来,但是脚线框外还有3mm色块就是出血了。印出来后会有一个切成品的工序,按照你成品尺寸即脚线位置切的时候出血就完全切掉了。
2、出血线外面的位置就是要被裁掉的地方。为什么要留这块位置呢,因为印刷厂印制成品的时候,由于精度的问题,不可能每一张纸图案位置都印的分毫不差,所以,如果不留出血线,几百张落起来纸一起裁切的时候,对准最上面纸张图案的边裁下去,下面其它的纸上的图案边就有可能没有裁到,而留下白边。
3、“出血”:就是纸张四周凡有颜色的地方都要向外扩大3个毫米。 以大度16开为例,成品尺寸为210 X 285 MM,制作稿就要做成216 X 291MM,如果刚好做成成品大小,切钢刀时就可能出现白边,因此在制作时就要求出血,印刷厂在给成品切钢刀时会自动向内收3MM。因为印刷时,设计稿都是拼在大纸上印。
4、里面有一个出血,不过是在页面上做的出血。一般不用。一般做出血的时候,只要把做的文件靠边的一些元素在文件尺寸上向外做出2毫米左右出血,有时候也是看情况做出血了。或是做文件的时候,比如一个名片,原尺寸90*54,可以做成92*5但是靠边的元素不能小于2毫米。不然在裁切的时候会切掉。
5、出血线也叫过切线,是指在印刷品或设计品的边缘留出一定的安全边距,以便在裁切时不会让重要内容被裁切掉。出血线的设置一般为原稿大小的1-3mm不等,以确保最终的印刷品或设计品能够完整呈现。 考虑印刷要求 对于印刷品来说,不同的印刷要求决定了出血线的大小。
6、关于出血线这个问题,是设计师必问也是必备一项常识。它是一个印刷专业术语。因此,不要简单地看待它。我们较常用的大约有三种情况:做名片时,预留言5~2mm就行,名片成品标准规格是90X55mm,那么做图时,你按92X57mm就好了。
出血就是把你版面的背景设置多出3mm,这是为了方便切成品时不露白,你的内容呢要距离成品边缘最少3mm,为了避免切成品时不切到内容。因为切成品时会有3mm的误差,这是没办法避免的,所以编辑文件时就要考虑进去。
印刷中的“出血”是指做出的满版、抵满纸边的图片,需要延伸出标准版面的意思。一般“出血”为3mm,也有4的,具体看制作版出的人员与印刷厂协商,也看版面的大小而定。
你如果是排版时候就已经把封面封底一起排好了就这两张一起加出血也可以,一般的我们都是在来文件后每个p都单独加了再排顺序的。 第二,出血位当然是你来加了啊,印刷的人怎么会管呢,出血就是在客户要的成品框外再做和成品框内一样的色块或内容,以免在出成品时候会露白。
关于印刷工艺出血和印刷出血的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印刷出血的作用、印刷工艺出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数码印刷vs传统印刷
下一篇
山南印占区